1. 首页
  2. 辟谣平台
  3. 捉谣记 | 突然戒烟易生病 假虚弱还是真矫情?

捉谣记 | 突然戒烟易生病 假虚弱还是真矫情?

发布时间:2021-06-21 14:49 分享到:

危害健康的生活习惯那么多,要论排名,第一一定是吸烟!吸烟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而且这些危害不仅限于吸烟者本人,被迫吸二手烟对健康的伤害也不小。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5月11日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新冠病毒影响的人群中,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明明在香烟包装上都白纸黑字地写明“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烟民不戒烟?因为戒烟绝非易事,这是对一个人毅力的考验。为了避免直面这场考验,很多烟民累积了相当数量的“理论依据”,其中最有名、影响范围最广的,大概就是那句“突然戒烟身体会受不了,特别是吸烟史长的人,你看那些戒完烟的人都会生病!”难不成,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在戒烟的困难面前可以忽略不计了?事实真的如此,还是说,这只是难以割舍对烟草迷恋的人们给自己编造的借口?

01

戒烟后身体出现的不适感属于戒断反应

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当吸烟者减少吸烟量或停止吸烟时,身体中的尼古丁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吸烟者无法继续体验吸烟带来的愉悦感,从而引起对尼古丁的渴求,产生强烈的吸烟欲望,并出现一系列的戒断症状,包括渴求、焦虑、抑郁、不安、头痛、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体重增加。

但应该明确的是,上述这些戒断症状是戒烟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通常在戒烟的前14天内最为强烈,大约1个月后开始减弱,直至慢慢消失,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些反应虽然看起来像是“生病”,但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后果,而且现在已经有很多效果不错的戒烟药可以减轻这些不适症状。

吸烟使支气管的纤毛运动受到抑制,而戒烟后,纤毛排泄功能恢复,戒烟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肺部正在变清洁的表现。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复吸,纤毛再次回到被抑制的状态,表面上看,咳嗽似乎减轻了,但是烟灰、焦油反而留在了肺组织里。总之一句话,戒烟对健康是有百利无一害!虽然倡导戒烟宜早不宜迟,但任何时间戒烟都来得及,请大家放下一切后顾之忧,踏踏实实地戒烟!

02

戒烟会修复消化系统的功能

别用吃吃吃来安慰寂寞的嘴巴

烟草对舌头上的味蕾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尼古丁本身不仅会抑制食欲,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烟瘾大的人很少见到特别胖的。而戒烟后,人体的代谢开始恢复到正常水平,食欲慢慢增加,消化系统功能逐渐恢复,有些人的体重会跟着一起增长,但也不是所有人戒烟后都会发胖。因戒烟导致的发胖幅度不会太大,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体重可能会增加 2~4 公斤。只要在饮食习惯和日常运动方面做一些积极的调整,就可以防止继续发胖,并尽快使体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另外,应对戒烟后不适症状的方式对体型的胖瘦也有影响,比如有的人会在烟瘾上来的时候觉得“嘴巴寂寞”,就通过不正确的“吃吃吃”来缓解,吃得多自然会发胖。我们更建议大家通过科学的方法戒烟,不仅健康,还不用担心这些无伤大雅的“副作用”。

03

对吸烟的迷恋

除了尼古丁还有习惯和心态

戒烟如此之难,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烟草中的“魅力核心”——尼古丁。烟草中的尼古丁是高度成瘾性物质,其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尼古丁作用于大脑,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多巴胺,令人产生一种愉悦感。当尼古丁被代谢完毕,体内的多巴胺会迅速下降,吸烟的人为了继续保持那种愉悦感,就会不断摄取尼古丁,最终导致大脑结构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对尼古丁低度依赖的吸烟者较容易戒烟;如果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TND)总分值超过6,就属于高度依赖者,这种情况就需要多次努力才能戒烟成功,也更需要专业的戒烟帮助。

然而,就算是抛开尼古丁不谈,单纯说吸烟这件事儿本身,也让很多人难以拒绝。烟草使用和烟草成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三方面的交互影响。比如说,吸烟经常被错误地认为是拓展及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受这种“暗示”的影响,吸烟也慢慢变成了群体识别和日常社会交往的一个工具。吸烟者的某些动作或习惯,比如掏烟、点烟等,也会通过不断强化而导致心理成瘾。还有很多吸烟的人,认为吸烟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其实这只是一种面对困难时,心理应对方式的表象而已。

04

戒烟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始

胜利果实需要终生来守护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戒烟的过程比较长,大部分人要多次尝试才会戒烟成功。如果有专业医生的帮助,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当你萌生出戒烟的念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接下来就要开始提前做好准备了。戒烟不是说戒就能戒掉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生理依赖,还要克服心理依赖,改变行为习惯,循序渐进地采取综合措施。盲目“干戒”的成功率很低。首先,明确戒烟原因,强化戒烟意愿,坚定信念;然后从行动上贯彻到底,扔掉所有烟草制品和吸烟相关的用具,告知家人、朋友和同事,你的戒烟行动要开始了,请所有人支持并监督。

刚开始,可以延迟吸第一支烟的时间 5~10 分钟,也可以给自己确定一个戒烟日,以及刻意减少在可以吸烟的场所停留的时间。尽量让自己保持在一个忙碌的状态,即使是在休闲时间也努力找一些“占手”的事情去做,远离那些吸烟的人,或者直接考虑是否需要使用戒烟药以及专业医生的戒烟帮助。

每个人的烟草依赖程度、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个人意志等不同,戒烟所要花费的时间长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需要3~6个月。对于烟民来说,戒烟是一辈子都要管理的事情,但是临床上所谓的戒烟成功一般是指持续保持三个月不吸烟,也称之为“临床治愈”,此后就进入了戒烟成功后的保持期(亦称维持期)。所以说,初期的戒烟成功,也只是阶段性胜利,不要骄傲,不要放松心理行为干预,要继续保持一支烟都不抽,坚决做到拒绝偶吸,才能预防复吸,最终成功戒烟。

05

吸烟不入肺对身体无害?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谓的“吸烟不入肺”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做到“只吸不咽”。首先,这种方法在操作上是我们人类无法实际做到的。人体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烟雾被吸入体内后的过程包括以上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无法靠人为来控制。吸烟时,口腔、气管、肺都需保持负压的吸气状态,不可能把烟雾完全留在口腔而不进入肺部。

况且,就算是可以控制多数烟草烟雾只进入口腔,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也会对口腔造成损害,轻则引起口腔溃疡、牙齿变黄锈蚀,重则引起牙周炎、口腔白斑(癌前病变),甚至唇癌、口腔癌。残留在口中的致癌物会随着唾液、食物进入胃肠道,增加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粘附在口腔、鼻、咽、喉等黏膜位置的有害物质也会通过血液等输送到全身,造成危害。

“只吸不咽”的吸烟方式也会促使和加重吸烟习惯的形成。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吸烟成瘾的行为是逐步形成的,不仅有对尼古丁的物质依赖,还有行为和心理依赖。一旦烟瘾形成,由于人体的补偿机制,吸入与否根本不受个人意愿控制,吸烟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实际吸入的剂量,烟瘾也会越来越严重。

而且,“只吸不咽”同样会造成二手烟危害!通常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做到在吸烟的时候屏住呼吸不喘气,只要保持正常的呼吸,二手烟雾就会通过鼻腔、口腔被吸烟者呼出,从而弥漫在空气中,对家人和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06

焦油含量不是评价卷烟危害的指标

并不存在“安全烟”

既然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香烟中的尼古丁,那么把粗烟换成细细的“女士烟”,对于健康的损伤是不是就会小一点?“女士烟”的焦油含量会相对于普通香烟要少一些,但同样对身体具有危害性。大家需要认清一点,低焦油卷烟并不能降低吸烟者的疾病风险,就算烟草内所含的焦油再低,仍然会吸入数百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烟 ”。

中国吸烟危害调查报告明确指出:“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原因是焦油含量不是评价卷烟危害性的指标,没有证据说明”低焦油卷烟”比普通卷烟危害低。焦油中的有害物质只占到卷烟有害成分的 0.6%,它对烟草燃烧后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变化意义不大,焦油量降低并不会让毒物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如亚硝胺等致癌物)与焦油量的高低无明确相关性。

另外,焦油量降低,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吸烟的”欣快感”,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吸烟者通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增加每天的吸烟支数、增加每口的吸烟量、更深地吸入肺部,促使肺腺癌发病机率的增加。焦油量降低后,为了保证卷烟的“风味”,烟草商在卷烟里增加了多种添加剂,这也给健康带来了更多潜在风险。

07

电子烟产品具有细胞毒性

不是无毒无害的快乐星球

很多人在戒烟这道关卡面前,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捷径——电子烟。这种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而出现的新兴产品,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各种各样的宣传下,电子烟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眼中的“健康产品”。但实际上电子烟并不是无毒无害的“快乐星球”,而是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电子产品。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并不安全,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研究发现,暴露于电子烟烟雾提取物的细胞比未暴露的细胞更容易发生DNA损伤和死亡。电子烟气溶胶中含有丁二酮和 2,3‐戊二醇,该类物质可以干扰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和细胞骨架相关基因表达途径。使用MTT(3‐(4‐5‐二甲基噻唑基‐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法对电子烟进行细胞毒性研究,比较人肺成纤维细胞、肺上皮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对电子烟液体和气溶胶的敏感性,其结果表明:各种口味/品牌的电子烟填充液及其气溶胶都具有细胞毒性。当前研究证据充分表明,电子烟中存在有害物质,也由于电子烟产品类型、生产工艺、质量监管措施、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很差,在电子烟这一领域亟待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

吸烟危害健康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共识,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亦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你自己还是身边的家人、朋友正在吸烟,都希望可以早日戒除烟瘾,告别这害人害己的恶习。

作者 |张 骅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主任医师

审核 |汪 茜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e0DanlqViLEx8YYlxzqag)

机构简介|网友建议|在线评论|一键举报|举报查询|

举报电话:15336715159    举报邮箱:qzjbzx2021@163.com

  备案:浙ICP备16024883号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