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不怕?
就怕“领导”突然“嘘寒问暖”!
近日,临安发生一起冒充镇街领导诈骗的案件,嫌疑人通过假冒领导微信,昵称为领导真实名字,申请加受害人为好友,用领导身份赢得信任后以帮忙转账为理由进行诈骗,幸好民警和村干部及时劝阻保住了20万元。
让我们一起揭秘诈骗全过程
利用公开信息精准冒充领导
这类诈骗的主要目标是各级领导和各地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因此,骗子选择冒充的领导要么是当地的主要领导,要么是与企事业单位打交道比较多的领导。
骗子常用的手法就是,用领导的真实姓名和头像作为微信昵称和微信头像,并注明是“工作微信”。这样就能避免那些已经添加过领导微信的人产生疑问:为什么领导又加我,不会是骗子吧?
很多人也许会问,领导干部都比较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为什么骗子有渠道轻而易举拿到呢?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是组织的必备程序,个人的基本情况、照片等信息都会在政府网站上公示,这也就给了骗子一个精准找到领导信息的机会。
锁定受害人步步为营
用领导的信息包装完自己之后,他们就要去寻找受害人。其实骗子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他们主要还是利用公开信息去寻找这个领导所在辖区的受害人。
在添加完受害人的微信或者QQ后,骗子并不会马上实施诈骗,而是先说些客气话联络感情。比如问问项目进展情况,以后有项目给你做等,避免对方起疑心。
比如在
4月29日的这起案例中
临安昌化的老严在微信上收到一条好友添加的申请,对方备注信息为某镇领导和关于项目承包的内容。因为老严的确是承包了一个政府项目,便自以为领导加好友是为了联系项目,果断通过了申请。之后,所谓“领导”立刻将老严和他自己组建了一个群聊,为博取老严的信任,“领导”主动和老严提及了项目情况,并许诺今后还会有项目给老严承包。
切入主题实施诈骗
加完好友后,骗子就要开始实施诈骗了。从各地接报案件来看,他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以领导干部身份不方便为由,要求受害人替他转账给别人,当然,为了打消受害人的疑虑,还会用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障眼法。
在这个案例中,所谓“领导”发了一张他正在开会的照片给老严,希望老严能帮他办一件私事:给一名老领导转钱。老严听到“领导”要自己办事,信以为真。
“领导”的理由很合理,就是需要给老领导转一笔钱,但是自己是领导,不方便直接转,想以老严的名义转账。当然了,这笔钱“领导”会先转给老严,打消老严的后顾之忧。
此时,骗子的戏份也会做得很足,他向老严索要银行卡账号、开户行等信息,称现在转账。而且在要完卡号信息后马上行动,给受害人发来一张转账40万元的凭证。当然了,这个转账凭证是伪造的,他根本不会转账,只是在后台P了一张图。
老严迟迟未收到入账信息,“领导”解释称“由于银行内部的原因,钱需要24小时之后才会到账”,老严称自己账上只有20万元,“领导”催促老严先转20万元,等到账了再扣除即可,并交代老严“这是领导的个人私事,切记保密!”
防范宣传出成效 民警劝阻保住钱
此时,老严回过神来发现这情景与派出所和村干部宣传的冒充领导诈骗的方式很是相似,老严马上赶到村委确认。正好遇到昌化派出所反诈专班民警李博文在村里开展反诈宣传。李博文一听情况便判断是典型的冒充领导诈骗,告诉老严骗子的惯用手法,并在现场与领导电话核实,老严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幸好遇到民警及时制止保住了20万元。
1
对于以领导名义要求转款的,请务必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核实情况,注意鉴别对方真实身份。
2
涉及转账汇款的,请不要盲目相信,务必当面或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核实。
3
转账截图不可相信,有可能是P图,汇款未到账代为转账的一律是诈骗。
4
注意保护个人及单位信息,以防被骗子掌握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5
如果发现对方身份、信息可疑或已被骗,请及时拨打“96100”反诈专线咨询、报警,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再次重复,只要涉及到转账汇款,务必要当面或者电话、视频确认对方身份,不要因为对方是领导就放松警惕,因为你对领导的信任和惧怕,正是骗子成功的关键。
(来源:杭州防诈骗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KHnXyNcI1dhbr3WFJ4-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