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安徽亳州的一位高考生因身份证遗失到派出所补办。原来,该考生几日前丢失了身份证,补办后因为临考前的紧张焦虑,结果又把补办的身份证给再次弄丢了。看来,紧张感真的会让人频现失误。如果这种不必要的失误出现在考场中,影响了考试结果,就更加令人遗憾了。
高考期间,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紧张感”这回事,看看如何更好地与考试带来的压力相处。
01
紧张感让我们变“笨”?
即使紧张感带来许多困扰,我们依旧要承认,压力还是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回想一下你经历过的压力很大的场景,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呼吸沉重,心跳得很快,精神高度紧张,人的身体在高压状态下会释放出远高于平常的能量。在高压的状态下,肝脏会分解比平时更多的脂肪和糖,给血液加油;呼吸加深为身体导入更多氧气,心跳加速将氧气、脂肪和糖输送到肌肉和大脑,压力荷尔蒙帮助肌肉和大脑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通过这些方式,你的压力反应使你做好准备,应对面前的任何挑战。这种对压力的应激反应使得人的注意力与精力得以集中,加快了人做出响应的速度,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为自己寻得一线生机。这也被认为,是人类能够在大自然的丛林法则下存活、繁衍下来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甚至可以让人表现得更好。这项最新研究也说明了,一点点额外的压力会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大脑思考得更快,反应更加迅速,这时的人更容易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那为何高考当前,如此重压之下,还会出现考生连续丢失身份证、忘带身份证等频繁犯下低级错误的情况呢?这是因为,压力会让人的注意力聚焦,如果聚焦在正确的事情上,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但在压力下人们只能聚焦在有限的事项中,之所以弄丢身份证就是因为该事项已超出聚焦范围。
面对应激事件,人类的本能反应是一战、二逃。这个很容易理解,在原始丛林里,遇到兔子就应该打,遇到老虎就赶紧跑,都是生存需要。但是现代科学对于压力反应有了进一步的新认识,发现除了打跟逃之外,面对过度的压力,就会出现其他两种情况——“三傻、四睡”。所谓的“四睡”表现为瞌睡多,身体产生了彻底停机的生理跟心理的反应,而“三傻”也被称为僵死状态,指的是吓傻了,吓蒙了,思维能力急剧下降,这种状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连续丢失身份证、去考场没带身份证”等低功能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强烈的紧张感,突然变“笨”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童年的时候,当发现眼前的困难过于强大时,儿时的我们可能会哭到昏睡,出现所谓的“断片”,这就是我们在以僵死的模式应对压力。成年后,僵死的应对机制,至少能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压力的情境中“消失”,仿佛痛苦也随之消失了一般,伴随的认知功能下降也在提醒我们应主动调节情绪,以免造成更大的实际损失。
02
哪些人容易被焦虑击溃?
对考试焦虑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遗传影响的,有研究表明,左脑额叶更活跃的人会更倾向于去积极应对焦虑。因为右脑额叶更活跃的人,在产生心理压力时,体内皮质醇水平会大量升高,使得他们会高估问题的危险程度、更倾向于回避;而左脑额叶更活跃的人们皮质醇水平上升较为平缓,他们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更愿意去直面问题。额叶的活跃偏向则与基因有关。
研究发现,九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显示出差异,右脑额叶更活跃的婴儿会在和母亲分开时更加焦虑,而左脑额叶活跃的婴儿会比较平静。而且,这种差异会持续存在,许多右脑额叶更活跃的婴儿在长大后,会更容易感到忧虑和紧张。
虽然人们对焦虑的应对存在遗传差异,但是最大程度决定紧张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依旧是能力自信。在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实验者Sian Beilock让学生们在观众面前进行数学竞赛,并在赛前和赛后,检测学生体内皮质醇的浓度,用来判断学生的压力水平。研究者将学生分成两组——“对自己能力感到自信组”和“对自己能力感到焦虑组”。结果显示,即使两组成员的数学能力客观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自信组的学生压力越大、表现得越好;相反,焦虑组的学生压力越大,表现得就越糟糕。
这一实验提醒我们:对自己更自信的人,在面对造成压力的情境时,更容易将压力源看作一种“挑战”而不是“灾难”。对考生来讲,自信心很大程度上与考前准备休戚相关,所以,做好日常积累,提升应试能力,才是应对压力的黄金法则。
03
高能量姿势——
缓解考试焦虑的快捷身法
遭受考前焦虑情绪困扰时,做出“高能量姿势”可以调节心情。“高能量姿势”是从电影《神奇女侠》里延伸出来的神奇女侠能量姿势,具体说就是双腿分开站在地上,然后两只手叉腰放在胯骨上,两个胳膊肘向外打开。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库迪(Amy Cuddy)在2012年的TED 演讲中强调,只要保持两分钟这个姿势,就能降低焦虑水平,获得真正的自信。你的睾酮水平将会提高20%,这意味着你会更有自信,更愿意冒险。与此同时,你的代表压力的荷尔蒙水平将会降低15%。除了神奇女侠能量姿势,高能量姿势还有很多,比如双手五指打开,站立的时候整个双臂撑在桌子上;坐满椅子,双腿打开,手臂搭在旁边的椅背上等等。
除此之外,刻意让自己做出微笑的表情也可以缓和负面情绪,这是因为我们常用生理体验来“激活”心理感觉。在一项心理学经典实验中,受试者被请到实验室看一些卡通图片,并被要求对卡通图片的好笑程度进行打分。实验者把这些受试者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是用嘴唇含住一支笔,注意不要让笔碰到牙齿;另外一组是用牙齿咬住这支笔,注意不要让嘴唇碰到这支笔。很显然,不论是用嘴唇含住笔,还是用牙齿咬住笔,与受试者判断这些卡通图片是否滑稽好笑,没有任何关系。
但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用牙齿咬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更有趣;而那些用嘴唇含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完全没有笑点。这是因为当你用嘴唇去含住一支笔时,这个时候,嘴唇是噘起来的,嘴唇噘起来是什么表情?想象一个嘟着嘴的小朋友,他肯定是生气、不高兴的。而当你用牙齿咬住一支笔的时候,这就是在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所以,当你用牙齿咬住笔的时候,面带微笑的你会更容易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
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一个应对考试的小技巧,当你过度紧张的时候,不妨用你的牙齿咬住一支笔,这种刻意做出的微笑表情可以让大脑放松,促进更好的临场发挥。
参考文献:
[1] Bergland, C. (2014). Chronic stress candamage brain structure and connectivity. Psychology Today.
[2] Gill, B. (2017). New to Visualization? Hereare 5 steps to get you started. Forbes.
[3] Heaney, K. (2017). When stress makes youfall asleep. Science of Us.
[4] Lock, J.Y.,Campbell, M.A., & Kavanagh, D. (2012). Can a parent do too much for theirchild? An examination by parenting professionals of the concept ofoverparenting. 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2(02), 249-265.
作者 |唐义诚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审核 |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0Pex_7PAX5vFhc5z-I4LQ)
举报电话:15336715159 举报邮箱:qzjbzx2021@163.com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