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1、7月19日,租住在萧山的王先生(化姓,25岁)在浏览网站时,发现一个申请贷款的微信,正好有贷款需求的王先生就添加了对方微信,后对方发来了一个二维码,王先生扫码下载了一个叫“中信消费金融”的贷款APP,在该APP上申请了2万的贷款,发现无法提现,显示“身份证卡号错误和银行卡号少一位”。
王先生联系客服,对方让王先生添加客服QQ,称王先生“银行卡输入有误导致账户冻结,修改银行卡号码需要交纳6000元的操作费”,王先生转账后仍无法提现贷款额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损失6000元。
2、7月20日,在宾馆休息的小陆(化姓,19岁)在网上软件商城下载了一个“爱尚分期”的APP,小陆手头正好比较紧,就根据APP上的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申请贷款,没过一会,APP上显示贷款的资金已经发到APP账户里,但小陆登入APP以后发现账户是被冻结的,一共有20000元。
后来,小陆通过APP和客服联系,客服称小路的“银行卡填错了,所以导致资金被冻结了,系统默认小陆在为冒充他人在骗取贷款”,让小陆先向APP中转入6000元“验证一下是否为本人”,小陆向对方转了6000元之后,客服又称其转账时的备注没加引号,还需要再转9000元,小陆觉得不对劲,意识到自己被骗,向警方报警,损失6000元。
手段分析
1、企业员工、工地工人是贷款诈骗的易受骗群体,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或拨打电话,以“免抵押、放贷快、高额度、低利息”为噱头的广告,散发虚假低息免担保贷款信息。
2、犯罪分子抓住受害人急于用钱、常识缺乏的心理,以先“收取会员费、手续费”,“刷银行流水”,“银行卡填写错误,交保证金修改”等理由让当事人多次转账。
3、一旦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后,对方就拉黑消失,结果受害人贷款不成,反被骗。
小心“越贷越穷”的贷款诈骗!
↓↓↓
国家反诈中心
十大骗局之网络贷款诈骗:当有人向你推销贷款时,一定要小心!
警方提醒
正规的贷款是不会提前收取任何费用的。
1、骗子通常使用“00”或“+”开头的外地号码或者境外网络号码拨打诈骗电话,如有接到这种来电请直接挂断。
1、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贷款渠道和平台,不轻信网络、短信等渠道发布的虚假贷款广告和信息,不要下载安装未经核实的贷款APP。
2、在放款前要求你预先缴纳所谓的“保险费、手续费、修改费、验证金”等费用,或是以“解除冻结手续费”、“补充流水提高征信额度”等理由让你进行转账的,都是骗局!
3、不要轻易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要在不明网站中输入,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4、如不幸被骗,应立即收集证据,并拨打全国统一反诈热线96110止损。
(来源:杭州防诈骗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uiWDwYxBP8cGMwFR68J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