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要闻
  3. 网络平台“仙女管”灰产曝光,监管科普仍需加强

网络平台“仙女管”灰产曝光,监管科普仍需加强

发布时间:2022-11-16 11:02 分享到:

据澎湃新闻报道,“双十一”期间,灰色产业“仙女管”(“催吐管”)依旧能在电商平台顺利下单,普通的PVC管贴上“催吐”后身价暴增。记者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仙女管后,商品中夹带的售后服务卡,引导买家进群。群内聊天都以暗语交流“催吐”经验,群里也不乏未成年人。消息一经发出便吸引网民关注。截至今日17时,微博话题#记者卧底仙女管销售群#已登上热搜,并保持高热度,话题阅读次数已达1.5亿。

“仙女管”早有行迹,多年来不曾消失

据人民网新媒体智库观察,催吐管早有行迹,随着曝光力度加大,行业内黑话逐渐形成,但并未消失。

早在2019年,澎湃新闻便报道了催吐管相关事件。2019年12月4日,在广东广州。22岁女孩担心长胖网购催吐管,用来催吐不慎误吞,南方附三医院医生手术取出30厘米长的催吐管。医生表示,这是遇到的第一例。

2020年,《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了网络上一支名为“女子减肥催吐将塑料管插入胃里50cm”视频,并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在视频中,这位26岁的女生因厌恶自己长得胖,长期使用催吐管催吐减肥,出现电解质失衡、手麻手抖、脸变大、晕厥等情况。随后,央视财经曝光催吐管以“兔兔管”“仙女管”等名称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大量销售。多家媒体与医学专家发表观点,科普催吐管对身体的损伤。

2022年6月6日,潇湘晨报报道《女孩减肥误吞30cm催吐管,医生紧急取出:头一回见到》,5月29日,在湖南长沙,女孩插管催吐减肥,却误吞催吐管。据悉,整根催吐管长约3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管子中间用透明胶布缠绕,一端有分叉口。

“仙女管”事件惹争议,病态减肥当无市场

本次事件引发网民热议,多家媒体发表观点。舆论认为,“仙女管”并非合法医疗耗材,催吐减肥行为并不可取。对于“仙女管”本身,网民认为其卫生、材料均不安全。网民@今天也很甜的小桃评论,(“仙女管”)看起来好脏,直接拿纸盒子装来的管子要放到食道,胃里,真的不会划伤吗。网民@氪金吗评论,这pvc管我都是给家里鱼缸用的。

此外,仙女管发生质量问题将维权困难。央视网发表文章《为了减肥,她们将“仙女管”插入胃里50厘米……》,并指出“相关法律人士指出,网友购买网售的催吐管,一旦因质量原因危害生命安全,维权时会有较大难度。”

本次“仙女管”事件,也暴露出对“催吐减肥”现象关注力度不足。网民@小陆不是甜甜对催吐行为表示不理解,并评论,这是吃播专用的吧,正常人怎么会吃了又催吐。网民@超级棒gogogo认为,终于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在更大的平台展开说进食障碍的问题了,希望大家早日发现这是生病了,并不可耻,都是正常人,有问题了就去治,千万别越陷越深。

对于“仙女管”灰产的形成,舆论认为是畸形审美与利益巨大是主要成因。网民@彩色梦魇制造者表示,太可怕了,审美畸形。网民@gakki唯一限定老公认为,为了让女性消费真是什么名字都取啊,仙女管,好诡异的称呼。网民@植物人史军认为,这已经不是对美的追求了,而是一种病态行为了,推动这个生意的人完全没有底线。

对此,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催吐“仙女管”热销,病态减肥当无市场》,并认为,催吐减肥不是正确的减肥方法,“催吐管”也不是合法的医疗“耗材”。这样的“产品”,本就不该出现在市场上。从使用暗语、代称来推销“催吐管”来看,销售商对自己的行为非法,也是心知肚明的。他们敢于铤而走险,无非是因为这个灰色市场利益巨大。

网络平台及时自查自改,潜在危险品仍需注意

舆论认为,“仙女管”灰产的形成,暴露出网络平台监管的不足。央视网认为“平台应加强监管,制止这类产品流通。”新京报评论,当营销人员已开始注重培育非法产品用户黏性,并大张鼓励地开展应用培训与“售后服务”时,电商和社交平台却失守关键词监测这个基本关口。事实上,暗语别称已成公开的秘密、任何人都能轻易地找到“催吐管”销售渠道时,就很难说平台内部监管失守仅是出于技术原因。

在实际操作上,新京报建议,监管机构也要加大处罚力度,让经营“催吐管”、甚至刻意诱导催吐减肥的网店得不偿失,进而自觉舍弃这门非法生意;平台方也该主动加大针对性审核,不给灰色产业以生存空间。

据人民网新媒体智库观察,目前,部分网络平台已完成自查自改,对策饱含人文关怀。例如,在淘宝搜索“仙女管”,则会自动弹出“绿网计划”页面,显示“拒绝身材焦虑,自信的你最美!”。在小红书上搜索,则会提示“科学减肥,健康饮食很重要”,搜索结果也多为“仙女管”催吐减肥危害科普。

然而,网络上仍存在许多有争议的“变美神器”,例如有观点认为会损害脊椎的“形体棍”,有用户反馈使用后皮肤溃烂的“精灵耳贴”等。对于这类存在健康隐患的产品,还有其他的灰产、黑话,建议平台应保持预警态度,及时进行监管整改。

(来源:"人民舆情数据中心")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iRbvLeB-sI8JXklOVEGHQ)

机构简介|网友建议|在线评论|一键举报|举报查询|

举报电话:15336715159    举报邮箱:qzjbzx2021@163.com

  备案:浙ICP备16024883号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