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西湖双浦辖区的华女士也接到自称“某某金融”客服的来电,称华女士之前注册的校园贷账户,需要注销,不然会影响征信。华女士对此深信不疑,“客服”让其进入了一个腾讯会议的房间,说需要将华女士的借款额度全部取出来转至安全账户,华女士便向对方卡号中转了30000元,随后华女士又按操作下载了软件并转账20000元。转完两笔资金后华女士才意识到被骗,拨打了110电话报警。
华女士遭遇的是冒充金融机构客服,以“注销贷款账户”为由的骗术,此类诈骗分子常伪装成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恐吓受害人征信已受影响,要求配合下调利率或关闭账户,诱骗当事人向“安全账户”转账。
警方提醒:一旦涉及转账,谨慎操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拨打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线咨询举报。
再看一个案例,前不久,小蓝手机发出信息提示声,点开一看,收到一条QQ信息,原来是朋友向其借钱,“我这边有急事,能不能借点钱,我稍微周转一下”。看到这,屏幕前的你会如何选择呢?是选择借钱还是不借呢?
这个故事还要从“借钱”开始说起,一日,小蓝其朋友因有急事要周转向其借钱,小蓝心想平时也不怎么联系的人,现在突然向其发消息借钱,或许真的是有什么急事,故也没有再核实,便借了2000元钱给他。在经过思考后,小蓝再给这个朋友发信息的时候,对方便不回了,这才意识到被骗了,到就近派出所寻求帮助。
要点速记
在遇到借钱的时候,不管借多借少,先核实对方信息,可以采取沟通密语等方式,检验对方身份,或是遇到借钱可以适当保持沉默,没准骗子看你长时间没回应便换对象了。如真遇到急事,可以打电话、见面说清楚,毕竟钱财之事不是小事。
(来源:“杭州网警”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BReZuRVCOXgTRIEmFEGng)